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贤(讽谏附)
卷第一百六十四名贤(讽谏附)
名贤
郭林宗李膺徐孺子郑玄蔡邕崔仁师张文瓘虞世南马周员半千严安之萧颖士萧嵩于休烈李廙郑絪独孤郁赵逢讽谏晏子优旃东方朔简雍斛斯丰乐高季辅李景伯苏颋黄幡绰李绛
名贤
郭林宗
郭林宗来游京师,当还乡里,送车千许乘,李膺亦在焉。众人皆诣大槐客舍而别,独膺与林宗共载,乘薄笨车,上大槐坂。观者数百人,引领望之,眇若松乔之在霄汉。(出《商芸》)
郭林宗来到京城游玩,要回故乡的那一天,前来送行的官员、车子有一千多辆,李膺也来了。众人都只送到大槐旅店便告别回去了,只有李膺和郭林宗同乘一辆破旧的车子,一直登上大槐坡顶,有好几百人伸着脖子观看,就像观看赤松子和王子乔两位神仙行进在高高的天上。
李膺
李膺恒以疾不送迎宾客,二十日乃一通客。唯陈仲弓来,辄乘舆出门迎之。(出膺《家录》,明抄本“录”作“乘”)
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膺居阳城时,门生在门下者,恒有四五百人。膺每作一文出手,门下共争之,不得堕地。陈仲弓初令大儿元方来见,膺与言语讫,遣厨中食。元方喜,以为合意,当复得见焉。(出《商芸》)
膺同县聂季宝,小家子,不敢见膺。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呼见,坐置砌下牛衣上。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卒如其言。(出《商芸》)
膺为侍御史。青州凡六郡,唯陈仲举为乐安,视事,其余皆病。七十县并弃官而去。其威风如此。(出《商芸》)
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时岁日,翊引杯曰:“正朝从小起。”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也?”膺乃叹曰:“汉其亡矣,汉其亡矣!夫善人天地之纪,而多害之,何以存国?”(出李膺《家录》,明抄本“录”作“乘”)
李膺因为有病,总是不迎送客人,他们家平均二十天方才接迎一回。惟独陈仲弓来作客,李膺总是乘坐车子到大门外迎接。
李元礼像劲松迎风挺立。李膺居住在阳城的时候,门下总有四五百个学生,李膺每当写完一篇文章,学生们都争着阅读,传来传去不会落到地上,陈仲弓叫大儿子陈元方来拜李膺。李膺同他谈完话以后,让他到厨房去吃饭。陈元方心中暗喜,认为自己使李膺感到满意,收下他做学生。
李膺同一个县的聂李宝,出身低微,不敢来见李膺。杜周甫知道聂季宝科举考试不会被录取,将他的情况告诉李膺。李膺同聂季宝会面,坐在台阶下为牛御寒的蓑衣上面。李膺同聂季宝谈了一次话,便断定说:“这个人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后来果然如李膺所预料的一样。
李膺出任负责监察的侍御史,青州六郡的太守,只有陈仲举一人照常在官署处理政务,其余的几个人都称病在家,有七十个县的县令弃官而去。李膺竟有这样大的威风!
李膺受到朋友的牵连而遭受迫害,同杜密、荀翊一起被关押在新汲县监狱。过年这一天,荀翊举酒杯说:“国家的基业必须一点一点才能积累起来。”李膺对他说:“死是谁也不愿意的事情,你现在还有什么要办的事情?”荀翊说:“追求仁义,得到仁义,还有什么可遗憾的!”李膺感叹地说:“汉朝要灭亡了!汉朝要灭亡了!有道德的人是天地国家的基石,而如今都遭到了迫害,还以什么来维护保存国家呢?”
徐孺子
陈仲举雅重徐孺子。为豫章太守,至,便欲先诣之。主簿曰:“群情欲令府君先入拜。”陈曰:“武王轼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出《商芸》)
徐孺子年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