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续笔·卷十
之。王先成往说其将王宗侃曰:民入山谷,以俟招安,今乃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旦出淘虏,薄暮乃返,曾无守备之意,万一城中有智者为之画策,使乘虚奔突,先伏精兵于门内,望淘虏者稍远,出gōng弩(版权所有ewenyan.易文言网)手炮各百人,攻寨之一面,又于三面各出耀兵,诸寨咸自备御,无暇相救,如此能无败乎?宗侃矍然。先成为条列七事为状,以白王建,建即施行之。榜至三日,山巾之民,竞出如归市,浸还故业。
观此五者,则其他姓名不传,与草木俱腐者,盖不可胜计矣。
【注释】
①乱离之际: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候。
②郑烛之武:郑国的烛之武。鲁僖公三十年,秦、晋两国攻郑,郑国派烛之武出使秦国,游说秦王退兵。烛之武为秦王分析形势,晓之以利,秦国退兵。晋国见此情况,也鸣金收兵。
③弦高:本是郑国商人,以贩牛为业。经商途中遇到秦军出发去袭郑,他一方面火速派人回国报告,一方面伪装成郑国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
④姑摭:姑且选取。
⑤武德:唐高祖武德年。
⑥数十百:数千。
⑦帅众五万:率领五万兵马。
⑧东夏:中原东部地区。
⑨所向皆下:所到之处,都望风披靡。
⑩乱浙东:在浙东地区起事。
循:沿着。
得间:如果有机会。
过大江:渡过长江。
掠:占领。
别:另外。
尽入于我:全部归入我的版图。
乞师:向人借兵。
彼若粗识安危:他若是稍微懂得进退安危的时势。粗识,稍微懂得。
就使:即便是。
窜匿山谷:逃到山谷中躲起来。
抄掠:四处掳掠。
旦:早晨。淘:搜捕。
曾无:完全没有。
奔突:攻击,出击。
咸:都。
矍然:惊竦。
浸:逐渐地。
【译文】
天下并不缺乏具有雄才大略的智识之士,每当社会动荡不安之时,即使只有数百人聚在一起,或者在只有数城之地的范围内,也必定会涌现出能够出奇谋、划异策的高人,这从史书的记载中可以轻易地查到。比如在先秦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和弦高,沉着冷静地定计,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国家。后代的此类事例举不胜举,在唐朝尤其多,这里姑且选几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为例。
唐高祖武德初年,北海(今山东益都)郡义军首领綦公顺到处攻城略地,在攻打郡城时却被郡兵所败,后来得到刘兰成作为谋士,仅用了数千人,出奇兵抖擞精神再战,北海郡便宣布投降。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的臧君相率领五万人马来争夺北海,刘兰成派遣二十名敢死队员趁夜色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击溃了敌兵。
徐圆朗占据今山东、江苏一带,有人劝告他说:有个叫刘世彻的人,才智超群,举世罕见,在东部地区声名卓著,如果把能他请出来并且奉之为主,那么天下可以唾手而得。徐圆朗接受了建议,马上派人去迎请刘世彻。当刘世彻到来时,帐下已有数千名愿意听从号令的人。徐圆朗派他去攻取谯(今安徽亳县)、杞(今河南杞县)一带,由于东方的人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因而刘世彻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
裘甫在浙东地区起事,朝廷派遣王式前去讨伐。裘甫的副手刘暀劝他率兵攻取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凭借那里高大的城墙,利用那充实的仓库,并且沿浙江构筑防御工事以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