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霸图
却只给萧颖胄兄弟二人发了两封书信,上面写着内容由王天武亲口传达。他们见信后问王天武,土天武什么也说不出来。王天武是萧颖胄兄弟亲近的人,别人知道这件事后一定会说萧颖胄兄弟共同隐瞒信的内容。这样的话人们就会猜疑。刘山阳听到其他人的议论也会迷惑怀疑,而萧氏兄弟又没法向别人解释清楚这件事。这样就是用两个空信封而平定一州的地方。刘山阳到江安后,果然猜疑萧氏兄弟,萧颖胄于是杀死王天武送给刘山阳看,让他相信自己。刘山阳到荆州后被陈秀杀死。萧颖胄就派人把刘山阳的脑袋送给萧衍。萧颖胄仍然用力南康王上尊号的名义来传召说:时机不利,应当等明年二月再行动。萧衍说:现在有十万大军,粮食不够吃,如果再按兵不动等上一百多天时间,一定会自灭威风,况且全军从西方出来,天赐良机有什么不利的。当初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正好犯了太岁,难道也要等到来年吗?没有听从奏议,发兵起义]。戊申日,萧衍从襄阳北发兵,萧衍派自己的弟弟守卫襄阳,对他说:应当真诚地相信并团结襄阳百姓和官吏,不要怀疑他们,天下一家人的局面就会出现了,那时我们再见面吧。],鄂鲁等城以及守城将领都归降了萧衍[当初,东昏侯派吴子阳带兵救郑州,占据了巴口。萧衍让王茂领兵袭击加湖。吴子阳逃走,手下人很多淹死在江中,郢、鲁两城的驻军已被萧衍大军的声威吓破了胆,不敢出城援救吴子阳。这以前东昏侯让陈伯之守卫江州,同时声援吴子阳。萧衍对将领们说:讨伐并不一定非用实力不可,有时反要借助声势。现在我们在加湖打了个胜仗以后,敌人谁敢不服从?陈伯之的儿子陈武牙狼狈地逃跑回去,他一定很惊慌害怕。所以说在九江我们发布一个檄文就能平定。命令搜查俘虏,找到了陈伯之手下大将苏隆之,大大地赏赐了他,使他甘愿为萧衍效劳。派他给陈伯之带信。鲁、郢两城都归降了萧衍,陈伯之父子见萧衍大军到了,都脱下铠甲伏罪],壬午,萧衍到达石头城,命令部队包围六个城门,宫中卫尉张稷杀死了东昏侯,用黄油包裹上脑袋把他送到萧衍宫中[萧衍让吕僧珍带兵封查了府库和图书存放的地方,抓住潘妃并杀死了她,把二千名宫女赏赐给手下的将士],萧衍军队打到首都后,齐和帝迫于无奈让出了帝位。萧衍继承了皇帝位。太清元年,原齐朝的司徒侯景率领十三州归顺萧衍,后来侯景反叛到京城,幽禁了萧衍,萧衍死去。梁武帝天监中期,和尚宝志有一首诗写到: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二。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

    萧衍查封了这本书,把上面的话记下来以备察验。梁武帝萧衍三十八岁时攻克建业,八十三岁时遇到火灾。元年四月十四日同泰寺起火,这些都与和尚宝志的诗句暗合],侯景立梁武帝太子萧纲为皇帝,以后又杀死了他[后来追溢他为太宗简文皇帝]。湘东王萧绎在荆州派王僧辩等将领平定了侯景的叛乱,把候景的头送到江陵[王僧辩等人劝萧绎登基做皇帝,说:军队这个月戊子日全部集结到建康,分兵追击残余的敌军,凶恶的贼人四散逃命,希望陛下你能忍住悲痛哀伤。自从混乱以来,各种暴徒相继出现,已经历时五年多了。如今上天的威风已经兴起,冤枉和耻辱都得到了洗涤,朝廷内外都希望你的到来,都认为国家应该交给贤明有德的人管理。而你又谦虚地推辞,不肯接受我们的拥戴,登极做皇帝,所以再一次请求你答应我们的要求,我们渴望得到你的答复,怎么能长久地不考虑我们的建议,耽误执行上天的旨意呢?]。侯景叛乱被平定以后,湘东王萧绎在江陵做了皇帝[就是梁元帝,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魏国派万纽,于谨两员大将率兵来攻打江陵,梁王萧警率领部队与敌人合兵,孝元帝萧绎被俘虏,魏国人杀死了萧绎[当初,平定武陵之后,有人建议用大船装载器物把都城迁移到建邺,宗懔,黄罗汉两个都是楚地人氏,不愿迁移。说:建邺帝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反经简介 >反经目录 > 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