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还有「迷」在,我自己业障重,这样子,所以不应该得到法。所以这修行已经很高,修养很高了,对吗!师父如果说好、一定好,那师父如果说坏,这样一定是坏,那是我自己还不够格,不是说师父偏心或怎么样。「圣意难测」,「圣意」就是圣人的心,那「圣人」就是指五祖大师,因为在圣位,和诸佛菩萨同一阶级,祖师和诸佛菩萨同一阶级,所以就叫「圣意」,「难测」很难测知,我们凡夫无法了解,说他们圣人心里面想的是什么,但是圣人对我们凡夫心里面所想的都知道,嘴还没开就知道你的喉咙底(台语)。「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五更差不多三点左右,古时候说「五更早朝」,要去参皇帝,那都是天没亮。所以古时作官也不是很轻松的事,不像我们现在在朝九晚五(台语),九点才上班,九点他们已以下班了,作官的已经下班了。「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五祖大师已知道神秀禅师「入菩提门」、入无上菩提之门、入见性之门未得。那入门就怎样?入门就看到了。这修行有三个阶段,第一个就是入门;第二个就是登堂;第三个就是入室。所以头一个阶段就是入门,我们常常讲说,他是他的「入室弟子」,就是得到他的所有的秘密,就叫做「入室弟子」,那还有一种叫做「及门弟子」,我们如果「谦虚」,写信给师父,可以写及门弟子,「及门弟子」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到你的门口还未进去,门槛还没跨进去」,表示说「师父你真高,弟子我真无能,我有缘拜你作师父,但是我只到了门口而已,还未跨过门槛」,所以及门弟子,是到了门口尚未进去,但是能够入门已经很利害。你知道吗,一般都是找不到门路,对吗?在那里到处乱窜、乱转,连门路都找不到。所以他这个「入门未得」的意思,就是说「还不见性」的代名词,这见性也是分好几个阶段,我上次有讲过,有初见性,然后有毕竟见性,毕竟见性就是毕竟成佛啦!如果真正开悟,例如初地菩萨,就是见到「性」的地步,所以初地菩萨又称为「欢喜地」,为什么称作「欢喜地」呢?因为初见性,非常的欢喜,生大欢喜心,说「啊!自性原来是这个样子,「啊!本性原来是这个样子」。下面就有了「何期自性」那就是这种感叹啦!开悟时候的感叹。好!这愈讲就愈高潮啦,下面慢慢再说。「入门未得,不见自性」,没见到自性,因他未入门,怎么看得到。这「自性」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切法的自性;一种就是自心的自性。那一般所说的自性是自心的自性;第二步就是一切法的自性。但其实这是相通的,你若看到自心的自性,当时就见到一切法的自性,因为一切法就是在自心里面现出来。所以你若只看到自心的自性,而没有见到一切法的自性和我自心的自性是一样的,这样就仍是没看到。这样听得懂吗?所以这个就是一个秘密啦!所以你若看到自心的自性,就应该也看到外面的自性、一切法的自性,山河、大地和一切众生、九法界的自性统统和我的自性是相同的,这样就是真正的见性,要不然就是叫做「一偏之见」,那样不是真正见性,要不然你只看到我有自性,别人都没自性,这样就不是真正见性,这样就会变成骄傲了,是不是?这样就是不平等了,所以你要是见性,就是见到「平等之法」。什么平等呢?就是我的自心和外面的性全部一模一样,完全相同,没有高下之别,所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下面我们等一下再说清楚一点。所以神秀还没看到自心的自性和一切法的自性,统统都没看到。

    经文:〖天明〗。

    第二天天刚亮时。

    经文:〖祖唤卢供奉来〗。

    五祖大师就叫卢供奉来。

    经文:〖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