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的「偈」写下来。

    经文:〖偈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若尘埃〗。

    这是很深的哩。你不要以为五祖大师把这个说的一文不值,你也觉得一文不值,不是的,这也是一种很大的修行境界。「身是菩提树」,这个是一种文学说的隐喻,「隐喻」就是「臂喻」,这个「譬喻」为隐藏在里面,不是明喻表示出来的,有一个「好象」就叫「显喻」,如果不是显喻,反过来说,不说「你好象冬天的太阳」,而说「你就是我冬天的太阳」,用「是」的时候就称「隐喻」,「你好象我冬天的太阳」就是「显喻」,如果把那啊比喻变成一个等号,,那就是「隐喻」。这个神秀法师所用的这就会「隐喻」,「我这个身就是菩提树」,这是「隐喻」,他不是说「我这个身好象菩提树」,不是,他说「我这个身就是菩提树」,所以是个「隐喻」。「心如明镜台」,我这个心好象明镜台,「明镜」和「台」是两个词,我这个心好象一面镜子,这个镜子又有个台,而且这镜子是很明的,很清晰的。「时时勤拂拭」,我若常常、很殷勤、很勤劳的去把他擦拭,去擦干净,这样就「勿使惹尘埃」,不要让这个镜子沾上尘埃,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个意思,一般意思是这样而已。但是进一步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说「菩提树」,如果没有这样问,神秀这首偈就太简单了,什么叫「菩提树」?「菩提树」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时候坐在哪里,坐在「菩提树」下,对不对?所以「菩提树」是佛成道所依的地方,「成道所依」,因为有那棵树让他依靠,他在那里坐禅,思惟个切的道理,所以他可以成佛,所以是成道之所依,但这个所依,是唯识学的名词,这个比喻什么呢?这是比喻我这个身体虽然会臭、会腐,但我要修行、要成道也是要依靠这个身体,就象世尊在修菩提时、在修行时他依靠那棵菩提树一样,所以我现在要修佛道,也是依靠这个肉身,所以这个「肉身」就是所依,所以他说的「菩提树」的意思是所依,不是真正在说一棵树,你必须了解,因为这是个譬喻。所以依于菩提树,而坐禅得成佛道,依于此身、此五蕴身而修道得成佛道的意思。「心如明镜台」,为何说「明镜台」,这是根据什么呢?根据我们在修行时有一个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对不对!有「四智」,在「四智」中最后一个智就是「大圆镜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这个是在成佛的时候,成佛的时候「转识为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解释一下「大圆镜智」,「大」就是无所不包,「圆」就是「圆满」,「镜」就是「能照」、「能现」,「能照、能现、能显一切,而自身不动」,后面这句很重要,「而自身不动」叫做「镜」。譬如「镜」可以显示一切事物,但是它自身都不动,自身没有改变,所以这也譬如第八阿赖耶识一样,它可以应一切外镜,而现一切像,但是它自身都不会改变,另外又表示这个「镜」,虽然能「现」、能「显」一切,可是与外镜终究不合和,因为不合和的缘故,所以不受染污,所以毕竟清浄,「毕竟清浄不动」,这就是「镜」的意思,所以你要依这个意义去了解,不论是修唯识也好,「习禅」也好,都依这个去了解,才能开智慧,所以「大圆镜智」的意思就是这样,「广大无所不包、圆满、能照、能显」这样的智慧叫「大圆镜智」。我这个心就象这样的镜子一样,「镜台」的「台」没有意思,他要说的主要是那个「镜」,所以我这个心就象那镜子一样,这个「镜台」你若好好用,让他显出他的功用、作用,充分显出它的作用,那你就必须要怎么样呢?要「时时勤拂拭」,就要经常去擦,意思就是说你每天都要用功,不是擦一天用三天,或是擦一天用一个礼拜,你一看并不脏,不脏就不擦它了。不是这样,天天都要擦,「时时勤拂拭」,不要让它惹尘埃,如此这个「明镜台」就一直都「明浄」,故这「时时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