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话 第一 行由品 问题讲解
    六祖坛经讲话第一行由品问题讲解一.惠能大师的出身如何?二.惠能大师得法的因缘为何?三.惠能大师得法后的遭遇如何?四.衣钵与传法的关系如何?五.如何自度和如何师度?六.为甚么要吃肉边菜?七.甚么是密意?八、为甚么五祖要劝惠能大师不可速说?九.为法而来,不为衣钵而来。我们要用怎样的态度听闻佛法呢?十.惠能大师悟道以后,怎么样生活?一.惠能大师的出身如何?惠能大师,出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六三八)二月八日,唐宣宗钦天二年(七一三)八月三日圆寂,世寿七十六岁。父亲姓卢,名行瑫,母亲李氏;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由信佛虔诚的寡母李氏夫人含辛茹苦扶养长大。据说在惠能大师诞生时,家中来了二位奇异的出家人,主动为他取名作惠能,意即惠施众生,能作佛事;预言他将来必能把佛法惠施给世间一切需要的人。惠能大师的籍贯,本为河北省范阳县人,由于父亲被降职流放到岭南,因而在新州落户。用现在的话说,惠能大师应该属于客家人。惠能大师从小家庭贫穷,生活十分艰难困苦,他没钱读书,只靠卖柴维生。后来因送柴至客店,在门外听到有一位客人读诵《金刚经》,心有所感悟,想学习佛法。后来经一位客人的鼓励赞助,而到黄梅五祖弘忍大师处学习佛法。由于这样的因缘,过去大家总以为六祖大师是一个砍柴的樵夫,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实际上,惠能大师不是不识字,因为据《坛经》记载,他曾经和同村的刘志略结拜为兄弟。刘志略有个姑母出家,法名无尽藏,每当无尽藏比丘尼在诵读《涅槃经》的时候,常由一向认为不识字的六祖大师为她解说经中大义。因此,虽然在《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确曾自称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但这只是他自谦的言辞。类似现代人交谈,也有人常说:我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也是一种自谦之辞,并非真的不学无术。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六祖大师并非真的不识字;相反的,由《坛经》各品内文可知,他对佛学义理有很深的体悟。他对于《金刚经》、《维摩经》、《楞伽经》、《涅槃经》、《法华经》、《梵网经》和《观无量寿经》等,都有很精到的研究。二.惠能大师得法的因缘为何?六祖惠能师承弘忍大师,在五祖弘忍座下开悟,成为禅宗第六祖。当初,惠能从南方的广东要到湖北的黄梅参访弘忍大师时,因为家贫,不但安家费没有着落,就连路费也负担不起。所幸遇到一位名为安道诚的善心人士,他布施惠能十两银子做为安家费,同时也解决了路费的问题。尤其,母亲李氏夫人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因此当她知道儿子欲往远方求法时,虽然心中万分不舍,还是忍痛成就了惠能学道的心愿。当惠能到了黄梅的时候,五祖大师正在聚众开示佛法。见了惠能,五祖问:你来这里,所求何事?惠能回答:弟子是岭南新州人,远来礼拜大师,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弘忍一听,因为惠能来自岭南,所以说道:南方獦獠身怎可作佛?惠能回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虽然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看看惠能,知道此人来路不凡,还想和他多谈些话,但又见徒众都随侍在左右,于是命令他先随众作务。惠能问道:和尚!弟子自心常现智能,不离自性,就是福田,不知和尚教我作些甚么事务?五祖说:你这獦獠根性太利!不必再多说,到糟厂去!从此惠能就在黄梅住了下来,并在磨坊里舂米、推磨,以此作为修行。所谓八月踏碓,腰石舂米,惠能一面工作,一面修行,经过八个月以后,五祖弘忍有意将祖师的衣钵传给门人继承,于是对门下弟子说:你们每个人都作一首偈语来给我看,如果谁能明心见性,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我就把祖师的衣钵传给他,作为第六代祖。当时五祖座下的首座弟子神秀,是大众所公认最有资格继承祖位者,他经过一番思惟后,作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话 第一 行由品 问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