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72集
胜过你,所以我的傲慢是正常的,我会轻视你,因为我胜过你。我们一般人以为傲慢只是这样。事实上傲慢的心态很复杂,你胜过别人会傲慢,你比别人差也会傲慢。胜过别人的傲慢当然就是傲慢,比别人差的傲慢叫卑慢,因为自卑而产生的傲慢。你傲慢完全没有办法学习,因为你心中有一个「我」,有「我」必慢,在佛法里面叫「我慢」,真的没有办法恭敬。叫你对一个善人恭敬比较简单,叫你对一个恶人恭敬真的没有办法。我们一般人对恶人是嫉恶如仇,一个心中有恨的人你说他会是好人吗?再来,对恩人恭敬没有什么稀奇,对仇人有办法恭敬吗?你对一个有用的人恭敬没有话讲,对一个没有用的人,对流浪汉、乞丐,对游手好闲的人会恭敬吗?你心中想:「米虫,社会的败类9再来,对愿意配合你的人恭敬倒也罢了,对一天到晚跟你唱反调的人你会恭敬吗?再来,我们学佛的,对持戒严谨的人恭敬,对犯戒的野和尚也会恭敬吗?对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会恭敬,对一个愚痴的人会恭敬吗?你越听就越知道你没有办法恭敬。〔外敬他人〕太困难了,你做得到吗?有没有开悟你不要讲,有没有境界你也不要说,你是一个再来人也不需要自己讲,你只要做得到我就肯定你。你不要说你的程度,我只是要看你怎么做,修行就看这个,你做出来给我看,其他都不要讲。这个区块我们学佛的人很弱,他以为拿一本佛经,早上诵一遍晚上诵一遍就叫早晚课,看到佛像就膜拜,或者参加一些法会就是佛弟子。但是你每天诵经、拜佛、抄经,或去寺庙做法会,常常你家的人就不会认同你。你家人不认同你,是不认同你诵经吗?不是,他们是不认同你的做法和为人,你千万不要误会,是你自己做人差,释迦牟尼佛难道是这样教你吗?难道法师是这样教你吗?我不相信法师没有教。你不要会错意,以为你家遇到大大小小的事你诵经回向就对了。你是越学越傻:「师父,我们家那只宠物长虱子。」那你诵经虱子就没有了吗?有的人学到最后,就会这一招,没有学佛的人怎么会认同你?!为什么?你连一个外行人都没有办法说服。诵经是要让你明白经中的道理。读经很好,就像当初王财贵教授在推广儿童读经,有一次我们在同样一个地方上课,我跟他谈话,我说:「儿童读经交给您,大人需要来听经交给我。」读经不懂经中的涵义,当然也是不对。一样的道理,叫你每天诵经,不是叫你只诵而已,你要懂,不是嘴巴说「我懂了」,而是你要做出来,你做出来就证明你懂了,你做不出来就是自欺欺人。所谓做出来不是说参加什么法会,或到一个清净的地方打坐,坐禅的人不要小看诵经的人,我的看法是一样的,虽然形式不一样,事实上一样。你不要误会我的话,我不是说不要坐,我是说除了做那件事之外,你平常待人接物就要展现出来。你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回到前面的问题,你凭什么教你的孩子?你讲不出来就是个不负责任的父母。「师父,我不会教。」不会教就学,你不要问我。而且我很清楚的讲跟谁学,不会做人做事你就去看《论语》。你想有智慧,好好读《六祖坛经》。我现在要具体讲出来,儒之本,儒家的根本从哪里下手?我读《论语》,「君子务本」这几个字影响我很大,悟本的「本」不是本体,这个「本」是根本,就是说你从根本开始去做。《大学》所讲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个「本」也是从根本开始做,就好像源头,饮水思源,它终归大海,就是末。所以「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论语》一开始就讲这个问题,从「孝悌」开始做,开始行,最后变成一个君子,但比较明确的说法是仁者,所以《坛经》里面六祖大师尊称别人仁者,一个真正的君子。《论语》很清楚,你看《学而篇》,总共十六章,一个字一个字跟你讲,教你要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很清楚,从家庭开始做,最终变成一个仁者。一个仁者来学佛,会变成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