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52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52集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说什么叫〔定慧〕?前面讲的是定慧的道理,现在是讲譬喻。一般人不会譬喻,很容易谈道理或谈故事,或谈新闻,他不容易以日常生活的方式来譬喻。很多道理用譬喻的方式很容易懂,大家要常用譬喻。[灯]喻定,[光]喻慧。灯光表面上看起来像在那边如如不动,所以用来譬喻「定」的意思。如果灯没有光,这个灯就没有意义,就好像你家装电灯都不会亮,那一点意义都没有。装电灯的目的就是要发亮才有用,所以光就是用。用什么?就是智慧,观世音菩萨后面的一个圆光,就是智慧的意思,所以佛光普照就是开启你的智慧。就像你晚上回家,电灯没有开,一片漆黑,看不清楚,就像我们愚痴,什么真相都看不懂,什么是正确也不知道,因为你没有开灯,没有开灯就是没有智慧,所以人生这条路走起来很坎坷、很辛苦。你要看清楚就要开灯,你人生要顺利就要有智慧。【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假设没有〔体〕,就不会产生作用。〔体〕就是〔定〕,〔用〕就是〔慧〕。[名虽有二,体本同一。]一般人常常认为名词不一样,就是两个,不是一个,其实虽然一个叫灯,一个叫光,但它本身不可分离,缺一不可,要同时保持平衡,所以才叫做〔定慧〕等持。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什么叫〔正教〕?〔正〕就是正确,〔教〕就是教理,正确的教理,佛所告诉你的就是正确的真理。真理无有〔顿渐〕,一定是平等的,一定没有说哪个比较差哪个比较好,哪个比较美哪个比较丑,哪个是圣人哪个是凡夫。从这个角度,我来引证刚才那个概念,你不要重圣轻凡!因为凡圣平等。任何一本经典讲的道理不会有错,但为什么每个人听来却不一样?就像你们每个人在听我讲课,但私底下探讨却不一样,这一定是人的问题,不是法的问题。请问,听我的课是越年轻的越有感觉,还是越老的?越老的。因为你们人生经历不一样,经历越多的越能触动,所以每个人的感触都不一样。再来,你们个人来学习的心态不一样,比如说有的人来听《六祖坛经》只是因为他心情差,听师父说说、笑笑,觉得很快乐。或他来有个目的,因为跟家里人处得不好,想来听听这个概念。有的人则是因为好奇,来听听《六祖坛经》到底在讲什么。你有为悟道而来吗?我们不要怪东怪西,是自己的问题,所以说〔人性自有利钝〕,你不要跟人家说:「六祖讲的是顿悟,你们那个法门是渐修。」你这样讲原则上是有问题的。你们不要在哪里争,没有意义,都是人的问题。【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迷人〕为什么渐渐才能够契入?因为他执着深,所以只能够慢慢来。〔悟人〕为什么能够顿修?因为他只要一点就破,他就是缺临门一脚。有的人已经准备好了,只差人家一点,一点就通。但是你不要以为悟后就没有事了,悟后才是真正的修,所以说悟后起修。没有悟之前是摸索。人家问:「现在做什么事业?」有的人回答:「我现在专心在修行。」真是昏倒,我们只是在摸索。有人讲你还在门外,但能够在门外我就很赞叹,因为你至少能够找得到地址,有很多人连地址都找不到。【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自识本心,〕慧是用。〔心〕是拿来用的,我们一般人的心是拿来烦的。心用,我们常讲用心,我们要用心来利益众生、利益家庭,不要用这个心来折磨你自己,把你自己绑得动弹不得,这叫愚痴。[自见本性,]定是体。〔本性〕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