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12集
心。禅门当中比较偏重认识自己的心,但对经教表面上没有那么注重,但是《大藏经》中,禅宗留下来的文献最多,那到底要不要注重?要,解行并重,这样就不会偏差。【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自初祖达磨大师传法,即传衣钵以表信实,到了六祖时因缘起了变化,怕衣钵成为争夺的祸端,所以五祖告诫他不可再传。六祖大师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度了四十三个人大彻大悟。名利、权势都是争端,所以你不要去创造争端,不要去引起争端,从今之后不再争端;你不知道祸端的可怕,还想去争、去求!能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边有一只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遥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五祖云:合是吾渡汝。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能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边有一只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遥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五祖云:合是吾渡汝。】五祖指引六祖,到有「怀」字的地方可以停止,到有「会」字的地方可以隐遁,即广西怀集、广东四会一带。你不要以为开悟了什么都会,如果你没有学钢琴,开悟了还是不会弹钢琴。理跟事来说,开悟是理,但是事相还是要学习,只是他学得比一般人快。【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这里要思考「师度、自度、度人」的不同。没有开悟之前就像个无知的小孩,需要父母的指引。你有没有思考过你到底靠不靠父母?我给你的答案是亦靠亦不靠。小时候要靠父母,长大了要让父母靠。我们不懂就是不懂,所以我们要去请教别人。什么人可以当你的老师?只要你不会的而他会,他就可以当你的老师;纵使他某些地方比你差劲,那差劲的地方不要学嘛!不然,你要到哪里找老师呢?我们不完美却要求别人完美,完美的人会不会出现?当你的心完美时那个人就出现了。我们自己不完美看别人就不完美;我们骂别人时事实上就是在骂自己。纵使完美的人出现,比如你拜佛拜到金刚护法现身,你可能会给吓昏了。所以我们不懂就需要老师,但是你不可以依赖老师,所以要自度。现在有很多人都信赖阿弥陀佛,但是你不明白佛的意思,他是希望你有能耐也去创造一个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他希望你也发四十八大愿。学佛就是要懂佛的本怀,他的本怀就是你也当这样学习。你们以为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消灾解厄、往生西方了!那你说大家不懂吗?有时候不是不懂,是不敢承担。所以我才会讲:你只有悟后才能够提起。我们不靠众生,但是你要成为众生的依靠。【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六祖生在偏远的地方,没有接触到佛法,在没有遇到五祖之前,知见不正确,感恩五祖传法,付与他法身慧命。祖师云:「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所以善知识、明师只能告诉你正确的修行方法,引导你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不是你懂了就要说,不要急着去传法。首先要知因缘,再来顺因缘,最后要把握因缘。有智慧的人知道因缘究竟成不成熟;就像还没有成熟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