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11集
刚经》时是开悟,这里五祖为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言下大悟,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真理,是开悟后的心得。真的懂了就可以大悟。你要明白我们的心真的是这种状态,这个「心」你说是自性、法性、法界等等都可以。佛说:「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这种概念很多人都听懂,但很少人能够受益。为什么呢?如果你说你真的明白了,我问你:「我身上这件衣服是不是你变的?」「不是。」「那是谁变的?一切万法难道没有包括这件衣服吗?」你先有这样的心,才有这件衣服,万法不离你的自心、自性,你要好好地体会〔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句话。很多文字,你自己解释好像解释得通,但又觉得不太对劲、有问题,就是你没有通达,理事不圆融。因为我们都习惯用一种角度在思维,例如说:「你有一颗心,我也有一颗心,我的心和你的心是分开的还是连在一起的?」「两颗心连在一起。」为什么你会这样回答?因为我们的心还是有界限的,所以你才会回答你和我都有一颗心,或许是分开的、或许是连在一起的,这样就是说我们的心是有界限的。心就是心,本来就没有边际,心就是法界,为什么说「一即一切」?一就是法界,法界包含一切。我们的心为什么有界限?执着才有界限。有一位禅师,当他参禅后要离开时,寺院的住持问他:「一切是不是为心所造的?」他说:「是。」讲完住持就送他出去,庭院有一块大石头,住持就问他:「那块石头在你心内还是心外?」就在那个时候,禅师就开悟了!你怎么回答呢?你在看公案时不要纯粹在看公案,而是现实中随时都有这种状况,但是你从来没有去探讨过。你只是在研究文字,而以为你懂了,但是你答不出来你就是不懂。这一块大石头到底在哪里呢?你不要停留在怎么回答,而是你悟到什么?佛法里面谈无我,但是世尊在涅槃前谈「常乐我净」,好像推翻从前的「无常无我」,到底是什么情形呢?一切不是都在你心中吗?我常讲:你什么都有,你也什么都没有;有是什么?没有是什么?有是缘起,没有是性空;所以什么都有,什么都没有,这两者不可以拆开,因缘起就有,因缘灭就没有。【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表赞叹,如佛开悟时所说的「奇哉!奇哉9。自性污染不得,你没有办法去污染你的自性。自性既然不被污染,那为什么我们不见性?那不叫污染,那叫蒙蔽。请问,乌云可以污染太阳吗?那不是污染,而是遮蔽。纵使一个人罪大恶极,也没有办法污染他的自性,就如拿墨汁泼虚空,虚空是不会被染污的。你要深信这是真实的,你今天没有办法深信,是因为你没有触摸到「自性」,你所触摸到的都是你的烦恼,你的贪嗔痴,所以只能看到文字、看到名相。【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佛性是不生不灭的,每个人从自性的角度来看是绝对平等的。如果佛性有生有灭,就不妙了,人类就永远有尊卑贵贱。当然从现象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出身、资质、环境、成就、造化、学佛的过程都不一样。不要讲不公平,公不公平没有基准点。这个概念如果不正确,你的内在就不会平静,观念如果正确,看出去森罗万象、芸芸众生都不一样,就觉得很自然,怎么讲都离不开这个法则。【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的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是不具足的,你觉得你的钱财、学问、精神食粮、佛法种种都不足。如果我知道我具足一切,我当下可以安祝但我们就是不明白,明明就是没有,为什么偏偏讲具足呢?例如说,你认为我明明没有钱,为什么说我已经具足?前面讲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众生皆有佛性,我们具足佛性,佛性能生一切万法。明明没有钱,那你不会去生钱啊?怎么生,就是去赚钱啊!我佛法都不懂,那你不会生起精进的心吗?凡是有形有相的东西,都是你这颗心去展现的。【何期自性本无动铱自性无形无相怎么动摇?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