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十六集
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这也是从修学说的。这是说大乘佛法所谓真实的善根丨精进。精进必须要做到念念无间、永无退转,这是功。如何才能做到?一定要「心行平直」。心是思想,行是行为,平是平等,直是正直,我们的心思行为要做到平等正直,这就是德,如此才能达到念念无间。念念无间与自性是相应的,心行平直就是无染。第六句:『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这两句是为我们做简单扼要的结论,使我们对于「功德」两个字,更能明细的理解。「修性」也就是修心。「心」与「性」,在佛法里有时候意义相同;有时候我们说「性」是指「真心」,说「心」是指妄心,这要看用在哪些经论上。此处讲的修性就是修心,尤其是着重在真心,这是真实之功。『自修身是德』,修性为体,修身为用;修性是内,修身是外,表里一如,这才是真实的功德。可见功德确实是在法身之中,而不在修福。第三段:祖师告诉我们功德的修相。六祖说:「修功德的人,他的心在一切人事环境上,在一切物质环境上,他常存恭谨之心,决定不会有轻慢的心,而且是真正能做到普敬一切。」《华严》十大愿王第一句是「礼敬诸佛」,《礼记》第一句是「曲礼曰毋不敬」;合起来看,才知道世出世间的圣人,教导我们修学的宗旨、修学的纲领,是一不是二。换言之,不修功德的人,纵然修福德,他心里常存着轻慢人的心,贡高我慢的习气他很难断除,而且时常表现在待人接物之间。这是祖师为韦刺史解释功德这桩事情。【又问。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第二个问题,就是问答净土。韦刺史问:「常见出家人,或者在家居士,念阿弥陀佛,求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能不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愿大师为我们破除疑惑。」六祖说:「这桩事,佛说经文分明。」大师这句话里面包含的意思很多。净土经论最重要的是三经一论,专讲西方极乐世界理论以及修学的方法。除此之外,于一切大乘经论中随带而说的就太多太多了。「经文分明」这句话,意思是这已经很清楚,用不着再疑惑了。既然韦刺史与大众有疑,而且这些人根性都很利,所以祖师也就大慈大悲,特别为他开示。六祖说:「心净即佛土净,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这就说明,六祖在此所希望的,是希望大家求自性净土,修自性弥陀。这在净土法门里也属于向上一着,就是修「理一心不乱」。祖师非常慈悲,特别教导大众修学的方法。在修学方法中,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先除十恶八邪,这是修净土之先决条件,我们千万不能疏忽。「除十恶」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两舌就是挑拨是非,斗乱两边;不恶口,恶口是一种烦恼的习气,它能障道,能障碍我们的清净心,必须要戒除;不绮语,绮语是所谓花言巧语,其目的若不是开玩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十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