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八集
究竟,就是执着空相,执着断灭法,就是执着善恶都不缘的无记空。永嘉大师说:这个境界是「昏坠,不是真心。【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虚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大智度论》云:「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来相续故,似若不空。」其实是空。小乘人于十二入中(六根为能入、六尘为所入),无我、无我所,说明性空。大乘说:十二入我我所无故空;十二入体性本无,所以说性空。再说,如果确知无我,更无我所有,自然就证得法性空。因为凡夫迷着我相,及妄执我所有,所以不见法性空。佛见到诸法真实相,告诉我们「无我、无我所」。聪明伶俐汉,听了言下应当彻悟一切法空。我相、我所有法尚且不执着,何况其馀一切诸法8众生空、法空终归一义,是名性空。」又云:「性空者,一切诸法性,本末常自空,何况现在!因缘常空,何况果报9又云:「空者性自空,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则不名性空。」又云:「什么是性空?不论是有为法的体性或是无为法的体性,总是性空。非生非灭,非常非断,无有作者,法尔如是,是名性空。」前面一段讲的是破除一切执着,以显明性空理体。下一段说的是性空的大用周遍,一如虚空之遍含万物一样。【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善知识!自性能包含万法就是大,万法就在诸人自性中。如果见一切人的善或恶,全都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境了了如同虚空,就称之为大,印度梵语叫做「摩诃」。善知识!迷而不悟之人,只有口头上说说而已。觉悟之智者,则在观照心行,真正的用功夫。又有一辈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什么也不思念,着于无记空,自以为这就是大。像这样一类的人,不足以与他谈论摩诃般若法门,因为他们已经堕落在邪见的缘故。善知识!心量广大,周遍法界。用时,即了了分明,无有障碍。用后,便感知一切圆融相即。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去来自由,心无所滞,这就是般若。六祖在这一番开示中指出,心空为大,而大用是周遍法界的。这里所讲的心量,是指如来实证的心量。离一切之所缘及能缘,于一切境缘不起心、不动念,无有一法可得,无有一念可生,说明为心量。这就是般若理体,广大无边,包含万法,了然分明。三祖《信心铭》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传心法要》云:「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一心即一切,更无罣碍。又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诸佛圆通,更无增减。流入六道,处处皆圆。万类之中,个个是佛。譬如一团水银,分散诸处,颗颗皆圆;若不分时,只是一块。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永嘉大师云:「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与一切融,是说明其体性是无碍的。《华严经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云:「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为佛教最究极之说。因为一切万法在一真法界中,虽现种种差别相,而其本体中则无丝毫差别。种种万法,都是绝对的,而与一切法消融时,知其一,就知一切。如尝海水一滴,就能知道一切大海水的咸味。这个道理在华严、天台两家发挥最多,我们应当细心体会,更应当修学契入,亲证得一真法界,才是学佛的究竟。【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