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_契嵩禅师
,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口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河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性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祖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

    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_契嵩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