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_契嵩禅师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赞者,告也,发经而溥告也。

    《坛经》者,至人之所以宣其心也。何心耶?佛所传之妙心也。

    大哉心乎!资始变化,而清净常若,凡然圣然,幽然显然,无所处而不自得之。圣言乎明,凡言乎昧;昧也者变也,明也者复也。变复虽殊,而妙心一也。始释迦文佛,以是而传之大龟氏,大龟氏相传之三十三世者,传诸大鉴。大鉴传之而益传也。

    说之者抑亦多端,固有名同而实异者也,固有义多而心一者也。曰血肉心者,曰缘虑心者,曰集起心者,曰坚实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谓名同而实异者也。曰真如心者,曰生灭心者,曰烦恼心者,曰菩提心者,诸修多罗其类此者,殆不可胜数,是所谓义多而心一者也。义有觉义、有不觉义,心有真心、有妄心,皆所以别其正心也。方《坛经》之所谓心者,亦义之觉义,心之实心也。

    昔者圣人之将隐也,乃命乎龟氏教外以传法之要意。其人滞迹而忘返,固欲后世者提本而正末也。故《涅槃》曰:我有无上正法,悉已付嘱摩诃迦葉矣。天之道存乎易,地之道存乎简,圣人之道存乎要。要也者,至妙之谓也。圣人之道以要,则为法界门之枢机,为无量义之所会,为大乘之椎轮。《法华》岂不曰: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华严》岂不曰:以少方便,疾成菩提。要乎其于圣人之道,利而大矣哉!是故《坛经》之宗,尊其心要也。

    心乎若明若冥、若空若灵、若寂若惺,有物乎?无物乎?谓之一物,固弥于万物;谓之万物,固统于一物。一物犹万物也,万物犹一物也。此谓可思议也,及其不可思也,不可议也,天下谓之玄解,谓之神会,谓之绝待,谓之默体,谓之冥通。一皆离之遣之,遣之又遣,亦乌能至之微。其果然独得,与夫至人之相似者,孰能谅乎?推而广之,则无往不可也;探而裁之,则无所不当也。施于证性,则所见至亲;施于修心,则所诣至正;施于崇德辩惑,则真忘易显;施于出世,则佛道速成;施于救世,则尘劳易歇。

    此《坛经》之宗,所以旁行天下而不厌。彼谓即心即佛,浅者何其不知量也!以折锥探地而浅地,以屋漏窥天而小天,岂天地之然耶?然百家者,虽苟胜之弗如也,而至人通而贯之,合乎群经,断可见矣。圣人变而通之,非预名字,不可测也。故其显说之,有伦有义;密说之,无首无尾。天机利者得其深,天机钝者得其浅,可拟乎?可议乎?不得已况之,则圆顿教也,最上乘也,如来之清净禅也,菩萨藏之正宗也。论者谓之玄学,不亦详乎?天下谓之宗门,不亦宜乎!

    《坛经》曰,定慧为本者,趣道之始也。定也者,静也;慧也者,明也。明以观之,静以安之。安其心,可以体心也;观其道,可以语道也。一行三昧者,法界一相之谓也。谓万善虽殊,皆正于一行者也。无相为体者,尊大戒也;无念为宗者,尊大定也;无住为本者,尊大慧也。夫戒、定、慧者,三乘之达道也。夫妙心者,戒定慧之大资也。以一妙心而统乎三法,故曰大也。无相戒者,戒其必正觉也。四弘愿者,愿度,度苦也;愿断,断集也;愿学,学道也;愿成,成寂灭也。灭无所灭,故无所不断也。道无所道,故无所不度也。无相忏者,忏非所忏也。三归戒者,归其一也。一也者,三宝之所以出也。说摩诃般若者,谓其心之至中也。般若也者,圣人之方便也,圣人之大智也,固能寂之、明之、权之、实之。天下以其寂,可以泯众恶也;天下以其明,可以集众善也;天下以其权,可以大有为也;天下以其实,可以大无为也。至矣哉!般若也。圣人之道,非夫般若不明也,不成也。天下之务,非夫般若不宜也,不当也。至人之为,以般若振,不亦远乎?我法为上上根人说者,宜之也。轻物重用则不胜,大方小授则过也。从来默传分付者,密说之谓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_契嵩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