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付嘱品 第十卷
祖师,应该请到我们南华寺才对。」大家互相争辩,各申道理,不能作决定,几乎要打起来。你要知道当时的人,都要争祖师来供养。当祖师在生时,他们不争,因祖师有自由的。这回圆寂没有气了,大家都有权利来供养,所以就各讲各的道理,各据一词。本来六祖大师是新州人,请到新州去是对的,因六祖大师自己都说:「叶落归根」。而南华寺是六祖造的,请到南华寺也对的。广州光孝寺是六祖大师落发的地方,落发,落法,法应落到这个地方,他们要请也对的。各都各有理由,几乎都要打架。此时就有一位聪明人出来说:「六祖大师在世时,我们要听他的教化,现在六袓大师圆寂了,我们还是应听他的教化,现在请六祖大师自己来决定吧9有人说:「六祖大师已圆寂了,他如何能教我们要迎到什麽地方去呢?」那聪明人说:「我有办法,因六祖大师是非常灵的,在生时有他心通。圆寂後,当然也有他心通啦!我们现争著供养他老人家的真身而吵架,他一定很不欢喜。现在我们来焚香,香烟指到那边去,就是六祖大师愿意到那边去,我们听六祖大师的吩咐好吗?」大家听後都赞成说:「好!好!我们听从六祖大师的意思。」於是就焚香,香烟直往南华寺那儿。广州和新州都为之心服,於是将六祖大师的真身送往南华寺去供养。你看经文「争迎真身,莫决所之」,就知当时情形很严重;非常紧张,每个人都想抢六祖的宝身。於是焚香祷告说:「六祖菩萨,您大发慈悲,大显神通,您将香烟往那处指去,我们就把您送到那地方去。」时香烟直指曹溪。在十一月十三日,就把六祖大师的真身和达摩祖师所传的衣钵,送回南华寺。次年七月把六祖大师的真身从龛请出来。弟子方辩,即是很善造佛像的那位,他亦是得六祖传法之一,他用香粉、香灰和泥,将六祖的身体有些塌进去的地方,用泥补一补。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於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一般门人记得六祖大师说过,在五、六年後,有人来取他头的预言,所以用铁叶漆布将大师颈子包上,然後送进塔里。忽然间在塔里有白光出现,此白光通到天上,三天後才散去。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常留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韶州刺史将此灵瑞奏明皇上说:六祖大师放白光三天的情形。皇上就封命立碑来记述大师在世道德修行的经过。六袓大师世寿七十六岁,二十四岁得到传法,三十九岁才落发,他说法利生有三十七年,传法弟子有四十三入。至於因得道超凡入圣的入,不知有多少。达摩祖师所传的信衣袈裟,中宗所赐的袈裟和水晶钵,和方辩法师所造六祖大师的真相,及修道所用的三衣、钵、具、锡杖,都由护持宝塔的侍者放置塔内,使永镇宝林道场为镇寺的宝贝。流传六祖的坛经,以显禅宗法门的道理,此都是兴隆三宝,令三宝发扬光大,普遍利益一切众生。此部六祖坛经已圆满讲解,在此段期间你们受了很多苦,但我不知你们是否知道辛苦,你们若知辛苦,那就如六祖大师所讲的,仍是凡夫。若不知辛苦,那就是木头和石头。你们到底是知辛苦或不知辛苦?至於我讲经,我也不知讲得好或不好,也不知你们听得好或不好,但我们都不要这个好或不好,听就是听,我讲就是讲,也没有好也没有不好。大家在此,都是有缘才聚在一起。既已听过六祖大师一生修道的情形,你不要存一个好或不好,而要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合乎法就依法修行,不合乎法就不要做。你把六祖大师最後的偈颂能熟记,常常念思,而依偈去修行,那一定会成佛的。你不要分别我讲得好不好,而要看你行不行?你要行,则不好也是好,你若不行,好也是不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