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定慧品 第四卷
执著,不要想报仇或伤害他人。念念之中,不再去追想过去的事。若你总是回想前念,现在的念和未来的念,念念相续如水波浪,这就是自己用绳子把自己给绑上,将自己拴在一个地方,而得不到自由。你若在一切法上,念念不执著,这就是没有束缚,就是以无所住为基本。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於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外边离开一切诸相,这就叫「无相」。能离开一切诸相,这就是法本体清净的妙体,所以这就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於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於自念上常离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在任何的境界上,心里也不染著,这就叫「无念」。在自己清净念上,常能离开一切境,不在境上生出种种的心,回忆种种的境界。假使你认为百物都不想,一切念都除尽,这对不对呢?这又错了,所以说:「著相头头错,无为又落空」。这怎麽办呢?在这个地方是很难办的,若你能办到,这就是无念。一念断了没有了,岂不就死了?因没有念就是死了。可是,在这地方死了,又到旁的地方托生去,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想要修道的人,在这处要特别注意思索。假使不识法的真义,自己错了还可以,若叫其他人跟著你错,那就不可原谅。你自己愚痴,不但没有认识自己的心性,且反过来毁谤佛经说佛经讲错了。正因为世人愚蠢无知,所以古德要立「无念」作为学佛的宗旨。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为什麽要立「无念」为宗呢?就因为有一种人,口里说自己见性,自己开悟了,这种愚痴的人,在境界上生出种种的念,在念上又生出种种的邪见,所以一切的尘劳妄想,都从此生出来。其实,自己的清净本源,妙明觉性,本来一个法也没有,它是清净湛圆、妙明真心,本来无一物的。假设有所得的话,则妄说祸福而诈骗人的钱财,这种都是尘劳邪见。所以此法门要立无念为宗旨。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姒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现我再为你们讲无念、无相、无祝你若能无念也就无相,能无相也就无住了。无念也就无生,无相也就无灭,无住本来就没有生灭,也没有是也没有非。无念、无相、无住也就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男、无女。念就是个邪念,当邪念都没有了那怎会有男女,这个沬真是妙。若无相,根本没有个我相,那谁又生出淫慾心呢?淫慾心就是念,没有个「念」也就没有淫慾心,没有淫慾心就没有我相,就根本无所著住了。当没有所执著时,你说这是不是真正的自由呢?是不是得到解脱呢?所以无相、无念、无住,也就是无动、无静、无是、无非、无男、无女、无善、无恶,这真是妙到极点!你要往深的去研究,就可受用无穷。六祖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我讲这个「无」,是没有什麽呢?这个「念」,是念什麽东西啊?「无」就是没有两个相,不但没有两个相,连一个相也没有,无诸尘劳之心,尘劳之心就是指不正确的心,也就是邪心,邪心也就是慾心。什麽叫念呢?念即要念真如自性,但什麽是真如自性呢?即本来就有的性,也就是如来藏性,也就是佛性。真如就是念的本体,而念就是真如的运用。有人说,那无念也就没有真如了。你要知道无念也就是无二相,而教你念真如,不要忘了,真如是你自己的本性,而自己本性是清清净净,无所染的。真如自性的念,是个真念,这不是眼、耳、鼻、舌所生出的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也就是性王,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