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疑问品 第三卷
在没有出家前,与猎人住了十五年,在此期间他都用功修行,所以他说不由在寺。在家人能修行,就如同东方人有善心。出家而不修行,就如西方人心恶。这里都是比喻,不要以为西方人心恶。你但自净其心,这就是自性的净土。韦刺史又问:「在家人怎样修行呢?我愿和尚您教授我。」大师说:「我现与你们大家说一无相颂,你们就照这方法去修行,那就和我常常住在一起没有分别。假如你不照这偈颂去修行,即使出家剃去须发,那於道又有什麽益处呢?故说:道是行的,不行何用道?德是做的,不做那有德?必须要依照方法去修行,才会得到益处。」颂曰。心平何劳持戒行宜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本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心平何劳持戒」:平就是没有贪瞋痴。为何你要持戒,就因有贪瞋痴三毒。若能守持戒律,就不被三毒所害。若心平了,就是心里没有波浪,没有波浪就是没有无明。没有无明,那又何必辛辛苦苦持戒律呢?「行直何用修禅」:行为能公平正直,这就是禅,禅也就是叫你除去一切毛病习气。所以有的人说心平何劳持戒,我就不持戒了,但你心到底有没有平呢?他不管心有没有平,就先要不持戒,你要心平了才可不持戒,若心没平怎可不持戒呢?如果骗人说我心平了,但做起事来最不公道,又自私又自利又小气又嫉妒障碍,这种人心怎会平呢?「恩则孝养父母」:谈到报恩就要孝养父母,因父母生育之恩如山高海深,所以要尽孝道来供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如父母爱子女,这就是慈悲怜悯,这就属於义。「让则尊卑和睦」:互相谦让则尊卑和睦,把尊卑都看得很平等,和和睦睦,则没有争执纠纷发生。「忍则众恶无喧」:忍就是不要在背後说人的坏话或人的私处,不要专门去破坏人,嫉妒障碍人,乱造谣言破坏人的清修和名誉。人应隐恶扬善,不应隐善扬恶,这样则一切和平安宁。「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古来中国取火是在木头里钻而取火,钻木取火和淤泥生莲,这是说你不一定要出家,若能将慾心断了,在家也一样是可以有成就的。若有人来劝导你,指出你的错处,这是你的善知识。像你有疾病,所吃的药虽非常苦,但对你的病却是有所助益的。故说「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像做师父的就常挑徒弟的过错:「你不要懒惰!不要贪睡9这在一般人就说:为何时常管著我呢?尤其是美国人,自由惯了,不愿听人的指挥,总是唯我独尊,说:「不论我好不好,我就不要听人家的,我只要听自己,即使我是个木头不懂事,我也要听我自己的,我要独立。」我知道这是美国人的思想,不愿意听逆耳的话。「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你若能改过,就必生智慧,若不改过这就是愚痴。你若一味护短,有了毛病,总怕人说,且为自己作辩护律师,即使别人指出你的毛病了,还不承认,这种徒弟我见得太多了,他以为可以来骗我呢?「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日常所行所做要常饶益众生,要对人有所助益,不要尽对自己有好处。要知成佛不是说我布施多少万块钱,买个佛来做,这要你自己修行才可。而菩提觉性、觉道,是向内心去找,你怎可向外去找玄妙呢?你若听我的话依教修行,那天堂就在眼前。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六祖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切记切记,总要依偈来修行,各人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能明心见性,才能直成佛道。这个法是谁也不能替代谁,谁也不能等著谁。你要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疑问品 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