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行由品 第一卷
衣表信。可力毕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这时,在百人中,有一位和尚,俗姓陈名叫惠明,在家时曾做到四品将军,性情粗躁,一点学识也没有,一开口就骂人,若不听就动手打。此人力大,几百斤的石头可一拳打碎,因为他有此本领,故做到四品将军。他生禀特异「飞毛腿」,一天可跑二百里路,而普通人一天最多只可走一百里路。他一心一意要抢回衣钵,心想谁力量大就是谁的。他尤其走得快,走在众人前头,眼看就要追到惠能了。惠能见这大老粗跑来,当时他心里也有些恐慌。虽然他已得法,但因刚修法,还没有很大的神通,故犹有些恐惧。於是惠能就将衣钵放到石头上,自己对著虚空说:「这衣钵只是一种徵信、证据,怎可用武力来争夺呢?」於是惠能就隐藏到草丛中,不使人见。惠明既到,虽见衣钵,但却拿不动。为何他拿不动呢?这是默默中有护法善神、天龙八部在这儿护衣钵,故他虽有大力,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时,惠明就喊道:「修行有道的人,我是为佛法而来,并不是要来夺衣钵啊9因他拿不动衣钵,故如此说;若拿得动,早就拿跑了。且醒悟此衣钵非由力可夺,故想向六祖求法。为何说惠明不是真为法来,而是为衣钵而来?因为若他真为法来,就不会先去抢衣钵,而会先说:「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你认为我这样讲合不合逻辑?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麽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经惠明这样一讲,六祖就从草丛中走出,坐在一块盘石上。这时惠明叩头顶礼(虽然出家人不向在家人顶礼,可是这是特殊因缘,所以例外)说:「我希望行者为我说法。」六祖大师就对他说:「你既为求法而非为抢夺衣钵而来,就要把一切攀缘心停止,什麽都不要想,一念不生。好!我现为你说明。」说完这话,就默然等著。此时六祖大师不生一念,惠明也不生一念,彼此都屏息诸缘,连鬼神都不知他们在做什麽,所以说「良久」,大概过了五分钟。六祖大师见惠明没有打妄想,将攀缘心放下,什麽都空了。六祖大师就说:「你不想善,不想恶的时候,正在这个时候,谁是惠明上座本来的真面目?本来的样子?」就问这个「谁」字,所以以後禅宗都参「念佛是谁?」这里所用「那个」是俗字眼,意即是「谁」。为何用「上座」呢?因为六祖大师还是个居士,所以称惠明为上座。听到这样的开示,惠明就豁然开悟了。惠明虽开悟了,已经回头转面,认识自己本来的真面目,但他还不知足,贪心还这麽大。这些人去追六祖大师,都是贪心作怪,贪要作第六代祖师。而惠明大师是贪中之贪,他已开悟了,还觉不够,像有些东西没有得到似的,故再问:「您方才对我讲的密语密意,这些重要的话,和重要的意思之外,还有比这个再妙的吗?」此地「密语密意」应当「妙」讲,不能当秘密讲。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後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六祖大师答说:「我给你说出来的就不是秘密,不是最妙了。你若能回光返照,则妙法都在你那儿,而不在我这里。」惠明叹道:「我在黄梅这麽多年,实实在在还未省悟认识自己的真面目。现蒙行者的指示,就像人饮水,是冷是热,唯有自己知道。现在行者您是我惠明的师父了。」六祖大师说:「你要是这样想的话,那麽我就替黄梅五祖传法给你。我们同拜五祖为师父,而作师兄弟。你好好保护佛法,莫令断绝。」惠明又问:「惠明今後向何处去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_ 行由品 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