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美国驻法武官沃尔特斯将军的秘密使命;半夜营救基辛格;你告诉他们,这件事涉及一个女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国大使馆在巴黎市中心的乔治五世大街上。这儿地处闹市,引人注目。大使官邱在市郊纳伊区城堡街,这是一处诺曼第庄园式宽敞而富丽的建筑;住宅四周是花园,花园周围有高墙,临街的一面还钉有金属板栅栏以防路人窥视。纳伊区有好些国家的外交公寓。美国使节的公寓也在这儿,离中国人的住所不远。
按照基辛格第一次访华时双方商定,在巴黎由美国武官沃尔特斯将军与中国驻法大使黄镇建立联系渠道。为了避免招人眼目,双方决定不在闹市区的大使馆来往,而在郊区的寓所进行接触。好在俩人住处相隔不远,可以以步代车。步行可以不致于被人察觉。因为所有外国使馆人员的汽车都有带着CD字样的牌照,并根据不同国家分别用数字以示区别。CD45代表英国,CD6代表美国。要是沃尔特斯将乘坐带有cD6牌号的汽车在中国使节住宅附近出现显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使接触复杂化了。沃尔特斯去找中国人时,有时步行,有时把汽车停在离大使住宅较远的地方,先从汽车反光镜里看看或者干脆回过头去看看,反复确证后面是否有人跟踪。尼克松和基辛格明确地叮嘱过沃尔特斯要谨慎从事,否则会影响全局的计划。
这是十月上旬的一天,基辛格第二次访华的日期已经公布了。沃尔特斯正在看黄昏播出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国人打来电话,请他晚上十点到黄镇大使住宅去见面。他心里想,中国人喜欢晚上接触,当然是便于保密。所以,沃尔特斯走到城堡区中国使节住宅时,还是特意回头看了几次,确认没人跟踪以后,才朝那道已经十分熟悉的大门走去,迅速地推开大门。那个姓魏的年轻翻译已经等候在门后。用英语低声打过招呼,就朝客厅走去。
沃尔特斯对这个宽敞的大厅也已经十分熟悉;墙上是中国画,家具是中国式的。每次都端上中国花茶,还有中国葡萄酒和茅台酒。还有荔枝、枣汤和杏子罐头等。他特别喜欢滋味鲜美的杏子罐头。为了礼尚往来,他也回送些美国钢笔、自动铅笔之类的小礼物。他这个晚上带了几盒美国糖果来。经过多次接触来往,黄镇大使和他之间相处已经十分随便。他刚刚坐下,黄镇乐呵呵说起来:
“将军,你看,我们两国之间信件来往竟通过我们两个军人来进行,真是有趣。中国的信息尽管通过我这个军人来传递,但是,中国是十分爱好和平的。”
沃尔特斯也说:“大使先生,一旦你进一步了解美国,你也会觉得我们的国家也是爱好和平的。”
寒喧过后,沃尔特斯提供了基辛格飞往中国的座机从关岛起飞后的无线电呼号,还和黄镇讨论了座机到达上海后一系列细节问题,诸如机场详细情况,地面供电情况,冲洗飞机设备,登机舷梯,以及中国负责的保卫工作等等。
谈话之间,中国人象往常一样,热情地礼貌周全地上菜摆酒,边吃边聊。黄镇豪爽坦率,给沃尔特斯很深的印象。俩人象朋友似地一边饮着茅台酒,一边聊天。沃尔特斯一边半推半就地饮着这甘酵的美酒,一边说着自己要驾驶汽车,醉酒开车会被拘留的。这一晚,他兴致很高,讲了一个关于俄国人酗酒的故事——
有一次,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他对艾森豪威尔总统说看到许多美国人酗酒。艾森豪威尔对此感到吃惊,他并不认为美国的酗酒者比别的国家多。赫鲁晓夫坚持自己的观点。于是,艾森豪威尔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支手枪递给赫鲁晓夫说:“如果你遇到酗酒的醉鬼,我允许你向他开枪。”赫鲁晓夫把手枪装在口袋里,来到了纽约。他在苏联驻联合国使馆过夜,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在纽约街头到处溜达。他在帕克路和八号街口碰到一个醉鬼,就向这个醉鬼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