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梨园红颜
感动,小圆圆自己也会被歌词戏文的内容吸引打动,将自己真正变成剧中人,堂主迫切希望将她抬出名。

    圆圆的机会终于来了。

    王实甫的《西厢记》自问世以来,长演不衰,成为元曲代表作。苏州梨园的《西厢记》更是正宗保留大剧目,看家戏,为了改变梨园收入减少的情况,梨园班主准备再度推出《西厢记》。

    梨园主张九庚一直在紧张准备《西厢记》的排练,这个戏,出场人物不算多,情节却扣人心弦,颇受士人欢迎,可是,这剧中角色,并不是那么好选的。几个重要人物需要经过精心选择才行。

    他已物色好了崔莺莺与张生的角色,可是,这红娘的扮演者由谁来演呢?红娘虽是个小旦,但戏却不少:她有纯朴的丫头气,又颇具傲气;虽目不识丁,却颇多心计。她出场表演的好坏,对全剧至关重要。所以选择这个人必需经过思虑再三才可定下来。

    其时,园主也知道,最好最满意的人只有一个——陈圆圆,虽然他对陈圆圆苦心栽培,可圆圆毕竟是个新手,是个从未登过大台的女孩子,他不得不考虑到,有些演员在台下道白与唱腔可能都不错,可是,一上场就会失常,闹出些笑话。

    这种事是难免的,不光是新手,即使一些老手也时有发生,陈圆圆能不能台上台下如一,能否把这个角色演活?

    经过反复考虑,班主终于下了决心,班里只有陈圆圆的能胜此任。于是,他决定让圆圆演红娘这个角色。

    圆圆受命之后,心中又激动又不安。

    “一定要演好!”这是她自接受任务后,脑子里浮现出的第一句话。

    为此,她在师傅的指导下反复理解剧情,背诵,练习动作,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认真去练,一天天过去了,《西厢记》终于在众兄弟姐妹的共同努力下排了出来,班主见时机成熟,便果断地在落凤楼上挂起了上演《西厢记》的招牌。

    “去看《西厢记》了,落凤堂主推出新剧《西厢记》了。”

    市民口中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本来就对这个戏感兴趣,况且,梨园又是第一次演出,谁不想赶早?所以,戏刚开演即座无虚席。

    戏院内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人们互相议论着剧情,更议论着一个人,一个使他们颇感兴趣的新人。

    “哎,今日梨园推出这么重要的戏,怎么不让那些老手们露两下子,反而弄上个无名小妓演红娘?”

    “是啊!我也在想呢,可能这个小妓有两下子吧。”

    “万一弄不好,这可是个砸牌子的买卖啊!”

    “管那么多干吗?不好咱就给喊个‘倒好’!”

    咚咚咚——,开场的锣鼓打响了,嘈杂声慢慢平息下来,人们的目光一下集中到了那高高的台子上,他们欲看一看这张生、莺莺、红娘到底怎么样。鼓乐声止,老夫人缓缓走上前台:

    “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绣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

    长长道白,夫人演员念得流畅而有韵味,为圆圆上台做了铺垫。

    “红娘何在?”

    台上老夫人一声呼唤。

    陈圆圆缓摆云步,走上台口,开始了她名扬天下的梨园生涯……

    一曲婉转清扬的妙词伴着箫声使园中观众骚动起来。人们感到惊诧——苏州落凤堂怎么能有此等丽人歌喉?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也,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余音未绝,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掌声四起,气氛热烈。

    第二折,圆圆将红娘的一段唱腔唱得深情而柔媚可爱,只见她便启朱唇,发皓齿,唱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目录 > 梨园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