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煤山哀歌
,一员义军将领奋力杀来,周遇吉抹了一把脸上的雨和血,强打精神,只见来人身高膀阔,脸如黑炭,眼睛也瞪得溜圆,眼球被鲜血映得通红。

    他一眼看见周遇吉,便知这是明军主将,大吼一声:“宗敏来也!”直奔周遇吉。周遇吉此时已精疲力尽,虽然拼命抵抗,又哪里是刘宗敏的对手?只五六回合,便被刘宗敏擒获。

    主帅被擒,余下的将士更不堪一击,过了半个时辰,战斗便结束了。

    周遇吉被刘宗敏抓住,破口大骂,刘宗敏本欲带他去见李自成,一时被骂得性起,举刀便砍,周遇吉一条膀子被砍了下来,顿时鲜血喷涌,却大声笑道:

    “痛快!痛快!”

    刘宗敏及周围众将见状,无不骇然。刘宗敏愣了片刻,叫道:“好汉子!我成全了你吧!”再次举刀,砍死了周遇吉。

    宁武关就这样失守了。这次战役是李自成进军途中最激烈的一次,死人也最多,此后,李自成径直打到北京,再未受到过大的阻拦。

    宁武关危难之时,崇祯也接到过周遇吉的飞报,但他此时既无钱,又无兵,拿什么去救援他?周遇吉死守二十多天,崇祯倒有点沾沾自喜,心想这李自成原来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还是可以抵挡的嘛!

    二月二十日,崇祯派高起潜、杜勋、王德化等十人前往京南十关监军力战。兵部尚书杨缙彦极力劝阻,激烈上书道:

    “内臣十员监军,不惟空耗物力,且事权分散,使督抚将军难以指挥,恳请撤回!”

    但崇祯不同意,他相信监军的力量,认为他们可靠!

    李自成大军三月初擒杀周遇吉后,明军战势急转直下。刘芳亮率领的另一路义军由河南向北进军直隶,攻克了彰德、大名、正定,与李自成大军对北京形成夹击之势!

    数十万大军的铁蹄战鼓使京畿大地簌簌颤抖!

    与此同时,北京的崇祯皇帝,却依然在苦心发动讨论南迁与战守问题。他再次授意李明睿与左都御使李邦华动议南迁。

    三月初四日,平台召对,崇祯对众臣说道:“李明睿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于社稷,联将何往?又功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诸卿以为如何?”

    大学士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项煜,俱奏称太子南迁为好。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在旁大声奏道:

    “奉太子南迁,诸位大臣意欲何为?莫非要效法唐肃宗灵武的故事吗?”

    他这一问,倒使诸臣不好再说什么了。崇祯心中暗暗生气,他的理想是,让李明睿等上疏南迁,发动庭议,造成举朝敦请南迁的哭谏局面,他然后“哀而受之”,而后形成一代明君的形像,可是现在刚开个头,光时亨便出来挡驾,弄得众人不敢再议。谁敢戴那顶大帽子啊?

    崇祯看了看身旁的首辅大学土陈演,见他正低着头,似乎没有听见朝议。崇祯悄声对他说道:“此事要先生一担。”

    那陈演却躬身道:“南迁之事,乃国家大事,臣怎敢一肩承担?望皇上一语定夺。”终不肯承担一点责任。

    朝会议至黄昏,也委决不下。崇祯心都凉了,阶下满是文武大臣,可个个是油头滑脑之徒,不肯为他分担半点忧愁,怎能不令他生气、失望啊!

    崇祯看看众人还在那里你看我、我看你的没有一人可以出头,不由勃然大怒,大声喊道:

    “朕本非亡国之君,诸臣却都是亡国之臣!如京城被破,国君死于社稷,也是义之正也!朕志决矣!散朝!”

    说完,拂袖而去。众朝臣也怏怏而散。

    第二天,崇祯下诏免去陈演首辅大臣之职。

    这时,李自成大军进抵宣化府。崇祯又召廷臣讨论,议决由内监与朝臣分守京师九门,严禁百姓上城。他害怕百姓与李自成同心,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目录 > 煤山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