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锦州大战
炮台、箭楼,有的地方应增添兵力,请照本辕指示去办。只要宁远和觉华岛固若金汤,我军就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大胆与敌人周旋于锦州城外。”

    “卑职一定遵照大人指示去办,决不敢有丝毫疏忽,请大人放心。”

    洪承畴望着他含笑点头,说:“吴将军,倘若各处镇将都似将军这样尽职尽责,朝廷何忧!”

    “大人过奖,愧不敢当。”

    在洪承畴眼中,吴三桂是八个总兵中最重要的一个。他明白吴三桂是关外人,家族和亲戚中有不少人是关外的有名武将。如果他能够为朝廷忠心尽力,那么有许多武将就都可以跟着他为朝廷效力了;如果他不肯尽心尽力,别的武将自然也就会跟着懈怠。何况他是固守锦州的祖大寿的亲外甥,而祖家不仅在锦州城内有一批重要将领,就是在宁远城内也很有根基。想到这里,洪承畴有意要同他拉拢,就问道:

    “令尊大人近日身体可好!常有书信来么?”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儿子做了宁远总兵之后,已告病闲居在北京了。吴三桂见问,忙欠身说:

    “谢大人。家大人近日荷蒙皇上厚恩,得能闲居京师,优游林下。虽已年近花甲,尚称健旺。昨日曾有信来,只说解救锦州要紧,皇上为此事放心不下,上朝时也常常询问关外军情,不免叹气。”

    洪承畴的心猛一沉,但不露声色,笑着问:

    “京师尚有何消息?”

    “家父还提到洛阳、襄阳的失守,以及杨武陵(督师首辅杨嗣昌)沙市自尽,使皇上有一两个月喜怒无常,朝臣上朝时凛凛畏惧,近日渐渐好了。这情况大人早已清楚,不算新闻。”

    洪承畴点点头,策马回城。

    刚走不过二里,洪承畴忽然驻马路旁,向右边三里外一片生满芦苇的海滩望了一阵,用鞭子指着,对吴三桂说:

    “将军,请派人将那片芦苇烧掉,不可大意。”

    “是,大人。我现在就命人前去烧掉。”

    在吴三桂命一个小校带人去烧芦苇海滩时,洪承畴驻马等候。

    监军张若麟向洪承畴笑着说:

    “制台大人久历戎行,自然是处处谨慎,但以卑职看来,此地距离锦州甚远,断不会有敌骑前来;这海滩附近也没有粮食,纵然来到,他也不会到那个芦苇滩去。”

    洪承畴说道:

    “兵戎之事,不可不多加小心。一则要提防细作前来烧粮,二则要提防战事万一变化。平日尚需讲安不忘危,更何况今日说不上一个安字。”

    等芦苇滩几处火烟起后,洪承畴带着一行人马进城。快进城门时,张若麟又对洪承畴道:

    “目前皇上催战甚急,我们只有进,没有退,只能胜,不能败。只要我军将士上下一心,勇于杀敌,必然会打胜仗。岂可未曾临敌,先自畏惧?洪大人,吾辈食君之禄,身在军中,要体谅皇上催战的苦心。”

    洪承畴心中大不高兴,回道:“虽有皇上催战,但胜败关乎国家安危.岂可作孤注一掷?”

    “目前士气甚旺,且常有小胜。”

    洪承畴十分不耐烦他,便对身后的吴三桂道:“吴将军驻守宁远重镇,多次历战,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吴三桂对张若麟的无知也十分不满,便说:“士气虽旺,也是徒具其表,张大人可曾到各营仔细看过,亲与士卒交谈?至于所谓小胜,不过是双方小股遭遇,互有杀伤,无关大局。今天捉到虏军几个人,明天又被捉去几个人,算不得真正战争。真正战争是双方面都拿出全力,一决胜负,如今还根本谈不到。倘若只看见偶有小胜,只看见抓到几个人,杀掉几个人,而不从根本着眼,这就容易上当失策。”

    吴三桂的一番话头头是道,说得洪承畴点头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目录 > 锦州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