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节
,在街头巷尾传播袁崇焕以战胁和的谣言。
这一切,都在皇太极的授意之下成功地进行着,同时也有着难度。
范之程早已为皇太极想好了主意,他对皇太极进言道: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若欲离间明朝君臣,则我军不可急攻京师,否则我军攻之愈急,明朝国主就愈发倚重袁崇焕。京师城高墙厚,攻取极为不易,大汗既不能取明以得实利,又白白加重了袁崇焕的地位。”
皇太极眼睛一亮,道:
“依先生之见,该如何?”
范之程不慌不忙地说道:
“京郊多富庶之地,我军可分兵四处掳掠粮食、壮丁、金银、一者可以耗明之实力,二者储足粮草,静以待变……”
皇太极听完,极口称赞道:
“好计策!”
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皇太极减缓了对京城的围攻,而是派人四处扫荡掳掠,一时间京师周围方圆几百里之地烽烟四起,生灵涂炭。
老百姓家园被毁,牲畜粮食遭抢,哭天抢地,怨声载道。而袁崇焕身负守城之责,不敢分散兵力攻击消灭恣意践踏的满洲精骑。
京师百姓看袁崇焕按兵不动,更是怒不可遏,他们大骂袁军无用,说袁崇焕先找借口杀毛主龙,杀掉后金心腹之患,又放纵后金大举进攻,自己则借勤卫之名,回军反噬……
更糟糕的是,京郊的良田美宅园林庄舍,九成是京城里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的产业,这些人可以不理会京郊百姓的死活,但当他们自己的庄园遭到残踏焚毁的时候,却扼腕叹惜,心痛不已。
愤怒与怨气化作一道道弹劾的奏章与私下的埋怨,焦点就是袁崇焕。而这些都以冠冕堂皇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传到崇祯的耳朵里,多疑的皇帝变得更加举棋不定。袁崇焕几次请求入外城修整兵马,都被崇祯矢口拒绝。
种种关于袁崇焕的流言,让崇祯百思不解坐如针毡,一方面他实在想不出袁崇焕有什么理由背叛自己,另一方面他又觉得京城几百万人众口一辞的传言不像是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