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夜哭郎(1)
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嘛!病魔虽去,虚弱的身体完全康复,还是需要一些时日的!
这件事虽然过程曲折,结果却是皆大欢喜。更难得的是,大傻兄弟能够舍己所爱,用那颗珠子救了黄小姐的病。这让黄先生感激涕零﹑惴惴不安,不知何以为报啊!
当我们忙完这一切的时候,已经过午,黄先生当然是大摆宴席,将我们奉为上宾﹑殷勤招待。
满桌佳肴﹑数坛陈酿,我们这些粗人,也不用他费力劝酒,几个人自是大吃畅饮,好不痛快,黄先生在一边斟酒连连﹑感激不尽!
“黄先生啊,为了令媛的病,你也请了不少佛道高人﹑岐黄圣手,他们都没有治好令媛的病;你为何偏偏相信我们这几个一不会法术﹑二不懂医道的粗人呢?而且同意我们弄坏那座假山?”刘老大对这点大为不解。
“哈,这一点嘛,不是我黄某人吹牛,帝王将相出身草野﹑英雄高手不问出处,我黄某还真没有什么以貌取人的习惯,”黄先生颇为自豪地说,“当然,这跟我以前那件亲身经历的怪事有关,不吃黄莲不知苦﹑经历怪事信鬼神呐!”
“亲身经历的怪事?黄先生的意思是说,你也曾经历过什么鬼神之事么?”狗蛋又干一杯酒,醉眼迷离地问道。
“嗯,比这件事还要诡异不少!还要令人难以置信!”黄先生肯定地点点头说,“你们几个可曾听说过夜哭郎么?哦,也就是莫明其妙﹑经常闹夜的小孩子?”
“这个啊,闹夜的小孩太多啦,不是小孩有病,就是没有吃饱,或者是小家伙睡颠倒,白天睡够了,夜里不瞌睡,当然就会闹个不停啦!这算什么稀奇事儿!”大傻满不在乎地说,“哦,对了,还有比较少见的情况,就是有什么鬼神一类的东西招惹小孩子,这也并不少见﹑算不上什么稀奇事啊!”
“哈,大傻兄弟说的没错,看来黄先生少见多怪啦,这种事儿我们当兵前常见,不定在谁家房前﹑屋后﹑马路边,弄张红纸,上面写着什么‘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就是对付这类事儿的!”我随声附和着。
“哦,黄先生说的是,小孩子天眼未闭﹑能见鬼神,晚上看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所以才闹夜的事吧?”看来小李对这类事也较了解。毕竟闹夜的小孩,哪个地方没有啊!
“呵,几位壮士误会啦,黄某绝对不会弄把粉丝当鱼翅﹑披件破衣当龙袍的!”黄先生笑着摇了摇头,“我说的这事儿啊,一是黄某亲身经历的,二是绝对不像你们几个所说的那样常见!”
“黄先生在吹牛了啊!我事我了解不少,小孩闹夜就那几种情况,要说诡异吓人,就是小家伙那个什么,那个天眼没关上,能看到鬼鬼怪怪的东西!”大傻喜欢喝急酒,这时已经舌头都大了,也忘记了长幼有别这事。好在他有大恩与黄家,黄先生并不见怪。
“哈,是这样啊!想不到家财无数﹑养尊处优的黄先生也会有什么稀奇遭遇,真是让我们这些走南闯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意想不到啊!”刘老大颇为好奇地说,“几位兄弟先不要急着下结论,黄先生要是不介意,不妨讲来听听嘛!”
“是啊是啊,黄先生你就讲讲呗,也让我们听听小孩闹夜能有什么稀奇的!”我们几个听了刘老大的话,也是立即停杯放筷,想要听听那黄先生要底能讲出什么不一样的怪事来。
“好,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过,此乃黄某家事,你们切不可外传哦,”黄先生又抿了一小口酒,慢条斯理的讲了起来:这事得从我黄某老家说起,黄某不是本地人,是多年前从邻县搬到此处的。当年在邻县老家时,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全都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很是讨人喜欢。
可当第三个儿子出生时,小家伙惹得是全家上上下下﹑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