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阴谋又落空
秦晋彻底不得翻身,总要让这些不堪一击的反贼多弄出点风浪来,比如攻破新丰,抑或是兵临长安城下。

    兵临长安城下,这可是自太宗以来,百余年不曾有过的事。天子岂能不因此而雷霆震怒?

    在杨国忠的意识里,完全没将那数万逃民叛军放在眼里,卫戍长安的禁军与安贼叛军作战可能会相形见拙,但对付区区逃民叛军则绰绰有余。关键的问题,只是或迟或早。

    因而,他自然希望是越迟越好,只有越迟,他才会从这次突如其来的叛乱中捞到足够的好处。

    “回去告诉魏相公,就说我知道了!”

    那堂官面露为难之色。

    “魏相公交代过卑下,一定要从杨相公处讨得应对之法。”

    “应对之法?”

    杨国忠冷笑了一声。

    “他是当值的宰相,何须问我?”

    说罢,再不理会拿堂官,大踏步的进入府中。

    小半个时辰之后,杨国忠将墨迹未干的弹章收入怀中,又命奴仆前来出产自河西的战马,他要连夜入宫觐见天子。

    ……

    大唐天子李隆基前所未有的愤怒,他将所能记得的所有重臣的名字挨个翻出来痛骂,直到骂的嗓子嘶哑 ,浑身脱力,才渐渐收住了骂声。

    “圣人,杨相公到了!”

    关中有逃民聚众造反,几个宰相迟迟不至,已经使李隆基大为生气,现在听说杨国忠到了,他立即就像寻到了突破口一样,急急令宦官把杨国忠领入便殿。

    杨国忠万没想到,自己急急忙忙赶来,一句话还没出口,就先得了天子一通劈头盖脸的痛骂。

    直到天子觉得气消了大半,杨国忠这才将拟好的弹章呈了上去。

    孰料李隆基看过之后,却半晌没有说话,沉默了一阵才斜着眼睛问道:

    “你认为,逃民作乱,秦晋当负全责?”

    杨国忠答道:“就算不是全责,也是首恶!”

    李隆基又问道:

    “当如何处置?”

    杨国忠毫不犹豫,从容答道:

    “不杀此贼,难以平民愤。不杀此贼,大唐难以安稳!”

    话音方落,忽有宦官慌慌张张的进入了便殿。

    “圣人,政事堂送来的!”

    李隆基厌恶的看了那宦官一眼,仅从他哆哆嗦嗦的表现上,也能猜得出,这一定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尽管已经做好了应对坏消息的打算,但公文中内容还是让他又惊又怒。

    新丰现成居然破了,这与第一道求援书相隔了不过半日功夫。

    “你不是说逃民乃乌合之众,难成大事吗?”

    李隆基好半晌才憋出了一句话,这句话其实更多的是对自身不解的反问,而非指责杨国忠。他在初得逃民叛乱的消息时,还只是愤怒,并没有觉得,这些人会对关中大局造成威胁。

    然而,现在的情形又大不一样了。这股逃民摇身变成的乌合之众居然在半日功夫内就攻破了新丰,并杀掉了信丰县令,对李隆基造成的震撼,不亚于有人再度发起了兵变。

    说实话, 李隆基在兵变之后,对京师禁军做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将旧有的南北衙禁军合二为一,交给勋戚子弟统领。然后又将陇右来援的神策军调换主将,由观军容使鱼朝恩一力把持。

    在完成了这个布局以后,李隆基才动手**了龙武军,又将不好惹的神武军以剿贼为名调到冯翊郡。

    至此,长安的军政大权再一次牢牢的掌控在了李隆基手中。只是他千算万算,却算不到,除了各卫军有可能造反之外,居然连百姓都开始造反了

    李隆基又细细去看高仙芝送来的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乱唐简介 >乱唐目录 > 第三百四十二章:阴谋又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