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如清风明月,皎然入我怀
因为道教有一种戒律叫做“戊不朝真”,意思就是说在每月的戊日,道观里不可以焚香、诵经、朝真,也不能使用法器,亦不进行斋醮科仪。
守门的小道士一到这时候,就会反复对不知情前来上香祈福的香客们耐心地讲解,因为不光附近几个县的人会来,有些其他地方的香客也会因看中上清观的名声,不远千里来观内请道士去做法或上香。
“啊~我不是来上香的,我是乌绫县柳府的崔管家,还请您帮我找一下华容子道长,我有事告知他。”
“那您先随我到偏殿等候片刻,这会儿众道士们都在膳堂吃早膳,我这便去请示。”
崔管家屁股都还未坐热,就见华容子和一个瞧着面生的道士进了殿内。
“久等了崔管家。”
“华容子道长说的哪里话?是我来的太早了,没提前知会一声,扰了你们的早膳,等一会儿到祠堂,我就立马安排。”
“无妨,我们都吃完了,不必麻烦,对了,这位是我大师兄正德,今日随我一起去。”
崔管家在柳府待了二十多年,为人最是圆滑,待人接物也是面面俱到,闻言那已带有褶皱的脸立刻现了笑容,道:“原来是清诚子知观的大弟子正德道长,此次我们柳家祖祠法会能有你们相助,真是荣幸万分啊!”
“崔管家言重了,我们也是尽分内之事。”正德也回以一笑道。
“崔管家,那我们这便下山,我俩也好早去早回。”华容子不愿再浪费时间多言寒暄,便出声催道。
“好好好,柳府的马车已在山下等着了。”
路上
正德看马车并没作停留,而是径直出了乌绫县后,不由开口问道:“柳家祖祠没建在乌绫县内吗?”
“最早啊是在乌绫县内的,但面积有些小,后来我们大老爷和二老爷商量后就决定重新再建一个,二老爷便请人选中了另一处风水宝地,是临近方蒲县的一座僻静小山,四周群峰屏列,山底下也只有一个村庄,大师说那里左环右抱必有灵气,根据龙脉和生气来源看的话,是非常适合修建祖祠的地方,所以就建在了那儿。”
“奥~原来如此。”
华容子上马车后便一直闭目养神,这功夫也只是默默听着,但当他听到是二老爷请人选的地方时,心里冷笑了下。
这二老爷柳生和他夫人白氏在华容子看来绝非等闲之辈,从这几次的接触中就能看出。
先是请无良大师相看法会日子,再是三番五次阻挠举办法会,他可不认为这其中没有什么猫腻,否则他也不会提出要在正式做法会前先去祖祠好好察看一番的,他有些不放心,总觉得会出什么乱子,毕竟筹备法会事宜大多都是柳生在办。
不然,他总不能去跟柳员外说:“你弟弟有问题,法会还是别让他插手的好吧!”这是人家的家事,他可不好参与,所以只能自己先去看看,防患于未然的好。
马车大概行了有两个多时辰才到柳家祖祠。
二人一下车,入眼便是一座坐西朝东,明堂宽大的宅院,面积很大。
“果然是个风水宝地!”正德望了望周围,忍不住地赞道。
华容子承认这块地界儿的确不错,看来修建祖祠一事,柳生并没有动什么歪心思,找了个靠谱的风水大师。
“二位道长快里面请,我们老爷已恭候多时。”
华容子和正德刚一迈进院门,没走几步就见前方迎面走来了好几个人。
打头的便是柳员外,旁边跟着柳家大小姐柳筱儿,后面三人则分别是柳生、白氏以及他们的儿子柳正阳。
“华容子道长辛苦了,坐了这么久的马车。”
“无妨。”华容子摇头示道。
“老爷,这位是清诚